已更新:

2025/10/03

分享至:

主題專欄

1

台灣正快速邁向超高齡社會,這意味著長輩的睡眠品質不再只是舒不舒服,而是腦健康與記憶力的關鍵變數。宸矅國際醫療陳湧仁表示:我常向長輩說明,大腦有一套像「清道夫」的系統為:腦淋巴系統(又稱 glymphatic system),在深度睡眠時特別忙碌,會把白天累積的代謝廢物與發炎物質清走,幫助維持神經可塑性與記憶穩定;反之,長期睡不好,清運機制受阻,容易覺得「腦霧、記不住、專注差」。與其把失眠視為自然老化,我更鼓勵從可調整的生活節奏著手。

為什麼年紀越長越「淺眠」?— 四個常見原因

陳湧仁分析,熟齡族睡不好,通常與以下因素互相影響: 1. 褪黑激素分泌變少:生理時鐘不穩,容易難入睡、半夜醒。 2. 荷爾蒙變化:雌激素/睪固酮波動,牽動睡眠結構與情緒。 3. 生理時鐘提前:傍晚就想睡、清晨早醒,形成「醒著等天亮」。 4. 慢性疾病干擾:如睡眠呼吸中止、慢性疼痛、三高、心臟病、神經退化等,會破壞深睡比例。 5.腸道菌種老化(失衡):陳湧仁說明,腸腦軸密切影響睡眠與情緒;菌相失衡會增加發炎訊號、擾亂代謝與生理節律,讓深度睡眠更難發生。 ▲提醒:若已調整作息,仍出現反覆早醒、夢多與異常肢體動作、整夜睡不著、或疑似呼吸中止等,建議接受睡眠與腦部的專業評估,別把可改善的問題拖成習慣。

3

讓腦的「清道夫」開工:日常就能做到的 6 件事

陳湧仁建議,把重點放在規律、深睡、溫和地啟動代謝: 1. 固定起床時間:把「起床」當作時鐘錨點,週末也盡量不偏差。 2. 早晨見到陽光、白天動起來:散步與日照能校正生理時鐘,減少傍晚「度咕」。 3. 下午後少咖啡因、晚間少酒:兩者都會侵蝕深睡。 4. 睡前 60 分鐘降亮度、降刺激:關螢幕、寫下待辦、做放鬆伸展。 5. 規律運動+Omega-3:有助抗發炎與腦部代謝循環(量與時機請依個人狀況調整)。 6. 檢視干擾源:鼻過敏、慢性疼痛、藥物時間點、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都是常被忽略的「偷睡賊」。 ▲銀髮族們想要好眠,不只「睡久」,還要「睡對」!陳湧仁強調:睡眠的目標是「規律 × 足量 × 深睡」三件事都要到位。許多長輩以為「年紀大本來就睡少」,其實更重要的是確認白天功能是否穩定(記憶、專注、步態、情緒)。若白天總覺得像沒睡、需要大量咖啡提神,就代表品質仍不足。

2

宸曜陪你把睡眠調回正軌

在宸曜,我們會從睡眠與腦健康同時著眼,讓判斷更科學、介入更個別化: 《 整合式評估 》 ⚫ 腦齡分析:整合影像/認知測試與數據模型,評估大腦老化程度與風險走向。 ⚫ 自律神經評估(HRV):以心率變異度衡量交感/副交感平衡,判讀壓力負荷與睡眠恢復力。 ⚫ 腦波診斷:睡眠結構與深睡比例分析,必要時評估睡眠呼吸中止等共病。 《 個別化介入 》 ⚫ 科學化的荷爾蒙調理:在安全監測下,調整與睡眠相關的內分泌軸。 ⚫ 腸道菌叢重建:菌相檢測+營養策略與益生菌建議,支持腸腦軸。 ⚫ 運動處方:以劑量化訓練提升深睡與白天功能(平衡/阻力/心肺週期化)。

4

以上評估會整合作息盤點、睡眠品質量表、必要時的睡眠檢查與腦神經評估,並視狀況連結營養、復健與內科團隊,幫你建立「腦友善」的睡眠計畫。目標不是靠藥把你「睡著」,而是讓腦的清道夫能每晚準時開工。 ★如果你或家人正被失眠、早醒、打鼾或白天嗜睡困擾,歡迎預約宸曜國際醫療體系|熟齡睡眠與腦健康評估。 讓我們用科學而溫和的方式,陪你把每一晚睡好,讓每一天更有力!

【立即預約檢測】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