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abolic
代謝體檢測(失智風險、糖尿病風險、動脈粥狀硬化風險)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同時伴隨許多退化性疾病及慢性病的發生,使健保負擔持續增加。為了減少疾病發生與維持生活品質,借助代謝體檢測這項先進的健康管理工具,分析體內代謝物的變化,提供疾病風險評估,能有效促進健康福祉。
代謝體與健康的關聯
代謝體學(Metabolomics)是研究生物系統內小分子代謝物的變異,這些代謝物是人體內細胞調控生理過程的產物,代謝物的濃度會因生理、病理、遺傳及生活習慣而變化。代謝物濃度結合問卷等多變量因子計算出的疾病風險分數,可作為評估自身健康狀態的評估指標。當體內代謝物濃度變化異常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特定的介入措施,維持身體健康。
代謝體學是解碼疾病機制的橋樑
代謝體學位於基因體、表觀遺傳體、轉錄體以及蛋白質體的下游,意味著代謝物會因為這些「體學」訊息改變以及環境暴露的影響而產生變化,進一步與疾病表型(如病理變化或症狀)產生直接關聯,例如失智症、第二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已證明了人體內代謝體變化與疾病機制的密切聯繫。

代謝體檢測在癌症研究中的應用
癌細胞的代謝與正常細胞有顯著不同,這種代謝重編程(Metabolic Reprogramming)是癌症發展和進展的重要特徵。透過代謝體檢測,可以深入了解癌細胞關鍵的代謝特徵: .糖酵解增強:癌細胞通常依賴增強的糖酵解途徑,即使在有氧條件下,也主要透過糖酵解產生能量(稱為Warburg效應)。這一現象使得癌細胞可以快速產生能量並提供生長所需的代謝中間產物。 .谷氨酰胺代謝:許多癌細胞依賴谷氨酰胺作為碳和氮的來源,進行能量生產和生物合成。檢測谷氨酰胺相關代謝物的濃度,可了解腫瘤的活性與進展程度。 .脂質代謝重編程:癌細胞通常會增加脂質合成,以支持細胞膜的形成和信號傳導。脂肪酸合成酶(FASN)等酶在許多癌症中表達上調。 .乳酸堆積:由於糖酵解增強,癌細胞產生大量乳酸,這會改變腫瘤微環境,使其更加酸性,促進癌症進展和轉移。 代謝體學作為研究癌細胞代謝重編程的重要工具,正為癌症診斷、預後和治療提供新思路。通過代謝體檢測和代謝抑制劑的應用,醫療團隊能夠更精確地針對癌症的代謝特徵進行干預,為提升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帶來革命性變革。
疾病風險預測與預防
代謝體檢測不僅協助癌症研究,還能分析體內脂蛋白及其他代謝物的變化,提前識別特定疾病的風險,更有效地預防疾病的發生。例如脂蛋白顆粒是膽固醇代謝的副產物,由蛋白質和含膽固醇的脂質組成。利用核磁共振(NMR)可以精確區分不同密度的脂蛋白,幫助預測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在歐洲,核磁共振技術已成為測量血漿脂蛋白和膽固醇類別的臨床首選,並且運用在大規模健康檢查當中。 研究顯示,代謝體變化可以為代謝、血管、呼吸、肌肉骨骼、神經系統疾病以及癌症等提供疾病風險的資訊。一篇以英國生物銀行為基礎的研究,運用117,981名參與者的代謝體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相較於傳統的臨床預測因素,代謝體訊息的加入還增加了第二型糖尿病、失智症、帕金森氏症、慢性腎臟病、血管阻塞風險的預測準確度。
代謝體檢測的價值
代謝體檢測作為疾病風險預測的重要工具,能夠提供比傳統方式更深入的健康洞察,不僅能識別疾病的早期信號,還可作為個性化治療的基礎數據,幫助醫療團隊制定更精準的預防與干預策略。 相較於傳統質譜儀的檢測方法,使用核磁共振(NMR)進行高通量代謝體檢測更加可行且可靠,因其無損檢測、易於定量、幾乎不需要樣品製備。隨著核磁共振技術的普及,代謝體檢測將在健康管理與疾病預防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代謝體檢測範例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