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頭換這張2148285747

News

最新消息

已更新:

2025/07/01

分享至:

醫學報報

冠狀動脈硬化是什麼?症狀、成因與預防一次看懂

截圖 2025-05-09 上午10.56.55

你是否曾感到胸悶、體力下滑卻未曾多想?小心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正在悄悄發生。 冠狀動脈硬化是一種常見卻容易忽略的心血管疾病,會使供應心臟氧氣的血管變窄,進而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本篇將帶你了解冠狀動脈硬化的形成原因、早期症狀與預防方式,守護你的心臟健康,從認識開始。

一、什麼是冠狀動脈硬化?

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血液的主要血管。當血管壁內累積脂肪、膽固醇與鈣質等物質,會形成「斑塊」,逐漸使血管狹窄、變硬,降低血流通過,導致心臟缺氧,這就是冠狀動脈硬化。

二、常見的高風險族群與原因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 抽菸或長期熬夜 缺乏運動、肥胖 壓力過大、長期緊張 有家族病史者

截圖 2025-05-09 上午11.00.49

這些慢性因子常是冠狀動脈硬化的元兇,長期累積後不易察覺。

三、症狀警訊:這些徵兆別忽略

冠狀動脈硬化早期不一定有症狀,但當血管阻塞程度加劇,可能出現: 胸口悶痛(特別在運動或情緒激動後) 呼吸困難、容易疲累 心悸、頭暈 嚴重時可能引發心肌梗塞或猝死 一旦有症狀出現,應盡早就醫檢查。

四、專業診斷方式有哪些?

在宸曜國際醫療體系,我們提供以下完整項目: 血液檢查(血脂、發炎指數):量化心血管危險因子與全身發炎程度,作為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及慢性病管理的重要依據。 代謝體檢測:一次抽血就能同步分析胰島素敏感度、血糖、發炎指標,並透過 NMR 技術細分體內脂蛋白顆粒大小與密度。這些數據能更精準評估膽固醇代謝與動脈斑塊風險,協助醫師針對飲食、運動與用藥做個人化調整,從源頭降低冠狀動脈硬化機率。 冠狀動脈電腦斷層(CTA):非侵入式且解析度高,能及早偵測冠狀動脈狹窄或斑塊形成,協助醫師判斷後續介入性治療或藥物管理。 EECP:增加冠狀動脈血流、改善末梢循環、減輕心臟負荷,長期可提升心肺耐力、降低心絞痛發作頻率。 淨血療程:優化血液環境、降低發炎反應、改善腎臟及肝臟代謝負擔,有助提升整體 免疫功能與生活品質。 專業醫療團隊將依個人風險評估制定最合適的後續追蹤或治療建議。

截圖 2025-05-09 上午11.02.45

五、預防勝於治療:日常生活保護心血管

「預防勝於治療」是一個古老而智慧的說法,如果想要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不妨先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 控制三高,定期監測血壓血糖 飲食低鹽少油,避免過多動物脂肪 培養運動習慣,每週至少快走30至45分鐘 管理壓力、避免熬夜 每年進行循環健康檢查

截圖 2025-05-09 上午11.03.50

冠狀動脈硬化雖然難以察覺,但透過規律檢查與健康生活調整,有機會大幅降低心血管風險。若有家族病史、三高問題或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儘早預約專業評估。 🩺 『宸曜國際醫療體系』提供完善的循環健康檢測與醫師諮詢,為你的心臟健康把關。

👉【立即預約檢查】 (放連結/轉換引導(Call to Action)

本文著作權屬“ 宸曜國際醫療 ”所有,未經同意不得擅自轉載或引用。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