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恢復腸道菌平衡 糞便也能治病?

已更新:4月15日



文/陳湧仁醫師


現代科技飛快進步,對醫療技術帶來革命性的影響,許多感染症或傳染病可被杜絕甚至根除。這是藉由科學家與醫療團隊協同努力,應用疫苗、特殊防護裝置、抗生素與消毒設備及藥劑等作法,讓許多肉眼無法見到的病菌大幅度減少,也降低因病菌入侵造成的健康損傷。然而,去除這些“骯髒”的細菌以至於“無菌”,真的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嗎?


相信有養魚經驗的民眾大多了解,水中“硝化菌”系統的健全程度,大大決定了一個水族箱的成功與否,因此在放入魚隻前,首先要確保環境中的“菌相”是否有成功的培養與平衡。如果貿然在菌種還未平衡前置入小魚,恐怕功敗垂成,一切得重新開始。


透過培養一個小小生態系的過程,亦能聯想到人類生存環境裡,有一些菌落是必要存在的,它們是經過大自然生態系磨合後的最佳組合。當然,不只是外在環境,我們的內在環境-“腸道”也是如此。本草綱目記載有關糞便的運用,盡管前人智慧傳承千百年,但一直無法完全被理解,現代醫學終於解惑,原來是糞便裡的細菌發揮了平衡腸道菌叢,進而調節免疫功能。


New medical knowledge醫學新知


衛福部2018年9月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除了管理醫學美容手術與有限度新增細胞治療,也新增微菌叢植入術治療嚴重或反覆性困難梭菌感染(rCDI)。


微菌叢植入術是透過將健康捐贈者的腸道菌叢,以灌腸、內視鏡或口服膠囊方式植入病人腸道,目的在恢復其腸道菌相平衡,進而達到治療效果。目前開放施行適用於反覆性或常規治療無效之困難梭菌感染病人。


現階段國內已有多家醫學機構開設菌叢植入治療中心,且有不少成功治療案例,相信未來還會開放更多適應症運用造福民眾。坊間戲稱此方式為『吃糞療法』,建議須經過專業醫師評估與事前分析最安全,千萬不要誤信偏方,導致風險。


大部分民眾一定聽過腸道菌種或 “益生菌”。慢性過敏、便秘、失眠、氣喘兒、慢性私密處發炎等症狀,可能因使用某些益生菌產品而改善。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沒有明顯幫助。可見正確選擇與判斷菌種,需要高度的專業與經驗。過去,醫療端大多用經驗法則來決定建議患者使用的菌種,不過,在精準醫療大步開展的現今,菌叢植入的方式,還有進步空間或更科學化的下一步?


過去的腸道菌叢分析,往往會因培養基的差異導致分析結果不具參考性或無法呈現實際狀態。精準治療前,需要的是精準診斷,也就是要把腸道內的菌種,較有效率的分析與呈現,進而分析。拜基因科學進步所賜,腸道菌叢分析已使用“第三代定序技術”來達到更清晰與更能量化的結果,醫師可藉由“診斷”菌種失衡的程度,訂製個人化的菌叢優化配方。配方內除了益生菌種(microbios),益生原(probiotics-菌種促進物),後生元(postbiotics-菌種代謝物)之外,也會有一些能夠促進腸道微環境的植物萃取物,營造適合益菌增生的環境。


舉例來說, 2004年起,人類糞便內發現一種絕對厭氧革蘭氏陰性菌—艾克曼嗜黏蛋白菌(A. Muciniphila,簡稱Akk菌)。起初發現有肥胖、發炎和2型糖尿病患者腸道中的Akk菌比例較低。Patrice Cani教授團隊亦發現,口服Akk菌的小鼠可以逆轉高脂飼糧引起的肥胖,並且減緩胰島素阻抗性和其引發的心臟代謝併發症。愈來愈多證據顯示,Akk菌對於人類健康有正面影響。透過進一步臨床驗證發現,以Akk活菌以及死菌對肥胖及代謝疾病患者進行臨床試驗,初步結果顯示受試者有不同程度的體重下降,胰島素阻抗性與高血脂也漸趨正常,可見Akk菌在肥胖與相關代謝疾病之應用潛力不容小覷,業界稱之為“瘦子菌”。


Health countermeasures健康對策


醫學愈進步,愈會發現“平衡”的重要,尤其在腸道菌種。腸胃道內的菌種,除了協助合成必須維生素,消化食物,也扮演了體內免疫調節的重要角色。近年來更有不少文獻指出,人的第二大腦-“腸胃道健康”在神經退化症(包含帕金森氏症與痴呆症)中提供了重要的治療機會。也就是說,要提升免疫系統、避免神經退化、促進代謝功能、或是治療慢性疾病,未來都可以考慮從腸道菌叢生態正常化來切入。


進一步來說,繼2018年初《Science》刊載多篇研究,提示腸道菌群在癌症免疫治療上扮演關鍵角色,此後許多後續類似的研究也獲得相同的結論。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於4月的年度大會上,以色列舍巴醫療中心及美國聯邦癌症機構(NCI)團隊的研究人員成功藉由菌叢植入治療,讓逾六成原本對免疫檢查點(免疫療法-PD1抗體)治療無效的受試者,重新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這個結果呈現了腸道微環境的組成與菌叢平衡是決定免疫治療成功的關鍵。相信未來要以細胞治療來達成治療目的的同時,腸道菌叢的優化治療,勢必不可缺席。


在日本等醫療先進國家過去的研究來看,從新生兒到老年,腸胃道內的菌叢是會有相當大的變化。腸胃菌叢的變異,是否是同步跟著老化的過程而改變還是因為菌叢的改變而加速了人類衰老的變化,還要藉由更多科學實證來驗證。


盡管腸道菌與疾病的關聯還在初探階段,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過去認為病因在腦部、心血管等的疾病源頭,很有可能在腸道。因此保養『內在美』絕不可以忽略腸道菌叢的優化,有助提升免疫力。


打亂腸道菌平衡6大殺手

● 熬夜

● 久坐

● 酒精過量

● 抗生素

● 壓力

● 高脂、高糖及化學物質


具有益菌生效果的食物

●大蒜 ●洋蔥 ●麥麩

●蘆筍 ●香蕉 ●大麥

●燕麥 ●蘋果 ●蒟蒻

●海藻類 ●可可亞 ●亞麻籽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